跳至主要內容

甲狀腺癌

在2021年,甲狀腺癌新症共有1 140宗,佔本港癌症新症總數的3.0%。按粗發病率計算,每十萬香港人口中即有約15宗新增個案。女性患甲狀腺癌的機會較高,女性比男性的發病率約為4.2比1。

甲狀腺癌的發病過程很緩慢,由癌細胞出現到發病可能歷時數年。不過,透過現時的醫學技術,即使甲狀腺腫瘤很小,也能偵測得到,同時新式療法也令治癒率提高。數據顯示,第一至三期的五年相對存活率仍相當高 (>95%),而第四期仍達到69%。但正因為它發展緩慢,即使曾患甲狀腺癌,亦有機會在多年後復發,所以患者必須定期覆診跟進。

甲狀腺癌是甚麼?

甲狀腺位於頸部前面和咽喉下面,呈蝴蝶狀,是一個內分泌組織,負責分泌甲狀腺素。在甲狀腺後面的是副甲狀腺,負責分泌副甲狀腺素。甲狀腺素能調節新陳代謝、血糖、心跳和腎功能等,而副甲狀腺素則可以調節身體鈣質、平衡骨骼的鈣質、促進小腸及腎臟吸收鈣質。當甲狀腺的細胞異常增生,舊細胞又未曾死亡,細胞便會不斷堆積,形成癌瘤。 甲狀腺癌可分為四類,治療方法亦會因發病對象不同而有異:

  • 乳頭狀癌(Papillary):最普遍的一種,多出現於年青女性身上。
  • 濾泡狀癌(Follicular):第二普遍的一種,大多發生於較年長的人身上。
  • 髓質癌(Medullary):罕見的甲狀腺癌,家族遺傳的機會較高。
  • 退行發育癌(Anaplastic):罕見的甲狀腺癌,患者多為60歲以上,癌瘤的生長速度較其他甲狀腺癌快,也不易治理。沒好好治理的乳頭狀癌會演變為此種癌症。

除以上類別外,甲狀腺也可能出現淋巴瘤,屬於非何傑金氏淋巴癌的一種,不過很罕見。

甚麼人較易患上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的成因仍不清楚,有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 曾接觸大量輻射:例如年幼時曾接受頭頸X光照射、放射治療的病人或生活在有高密度放射線的環境。過往外國核電廠發生輻射洩漏事件後,該地區的人患甲狀腺癌的比率也特別高。
  • 家族遺傳:家族中曾有人患過甲狀腺腫瘤、家族性甲狀腺髓質癌、多發性內分泌腫瘤及遺傳性大腸瘜肉等均有較大機會患上甲狀腺癌。
  • 個人病歷:若曾患甲狀腺腫瘤或甲狀腺良性結節等疾病,患上甲狀腺癌的機會也較大。
  • 性別:女性患甲狀腺癌的機會較男性大。
  • 飲食:飲食中缺乏碘亦有可能增加患上甲狀腺癌的機會。
  • 年齡:很多甲狀腺癌的患者都是40歲以上的人士。

甲狀腺癌有甚麼徵狀?

甲狀腺癌常見的徵狀包括:

  • 撫壓頸部前端時發現無痛硬塊,並日漸增大。
  • 聲音持續沙啞。
  • 頸痛或喉嚨痛,甚至耳朵也感到痛楚。
  • 吞嚥或呼吸困難,有壓迫感。
  • 持續咳嗽,但沒有其他感冒跡象。

甲狀腺癌的早期徵狀並不明顯,病人可能會忽略或以為是其他疾病。因此,若有懷疑,應儘快求診和檢查,以免延誤病情。

預防

甲狀腺癌的成因仍未完全明確,已識別出的風險因素包括:
  • 曾接觸有一定強度的電離輻射(包括兒時接受頭部、頸部或胸部的放射治療或核事故);
  • 有甲狀腺癌家族史。

篩查

「一般風險」的無症狀人士

目前不建議為一般風險的無症狀人士作甲狀腺癌篩查。

「較高風險」人士

患甲狀腺癌的較高風險人士(包括在嬰孩期曾接受頭頸部放射治療,或有「家族性甲狀腺癌」或「第二型多發性內分泌腫瘤」家族史),應考慮諮詢醫生,以決定是否需要及如何進行篩查。

如何檢查和診斷甲狀腺癌?

  1. anchor

    幼針抽驗或活組織檢驗

    利用一支細針慢慢插入頸部的硬塊,抽出細胞,然後在顯微鏡下檢查是否有癌細胞,醫生可能會借助超聲波掃描來確定細針插入的位置。

  2. anchor

    手術活組織檢驗

    如果幼針抽驗無法取得足夠的活組織,醫生便需要為病人進行手術來抽取活組織樣本。醫生會在甲狀腺附近的皮膚先切一個小口,然後切取一小塊甲狀腺組織,在顯微鏡下檢查組織是否有癌細胞。

    病人應提供現時所服藥物的詳情,特別是抗血小板和抗凝血的藥物,以及任何過敏反應的資料。服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血藥物的病人或會因而需要暫時停服或調較劑量。

  3. anchor

    超聲波甲狀腺掃描

    醫生會利用超聲波描繪頸部及甲狀腺內部的圖像,查看當中組織是固體硬塊還是囊液。

  4. anchor

    甲狀腺放射性同位素掃描

    醫護人員會將小量放射性碘注射入病人的血管,二十分鐘後,病人躺在床上,醫護人員會將伽瑪攝影機放於病人的頸部,以測量甲狀腺的放射量。由於癌細胞不像正常甲狀腺細胞般吸收放射物質,故此攝影機得出的影像可以顯示癌瘤的位置。

  5. anchor

甲狀腺癌有甚麼治療方法?

  1. anchor

    外科手術

    甲狀腺癌主要是以手術治療,醫生會視乎病人的情況,決定只切除部分甲狀腺或是整個甲狀腺。在進行手術時,醫生亦會檢查甲狀腺附近的淋巴結有否受癌細胞影響;若癌細胞已開始擴散到甲狀腺以外的地方,醫生會把甲狀腺附近的組織一併切除。

    在切除整個或接近整個甲狀腺後,病人須要終生服用甲狀腺荷爾蒙,以替代原先由甲狀腺製造的荷爾蒙,這亦可以幫助抑壓甲狀腺刺激荷爾蒙(TSH)的分泌。如果甲狀腺刺激荷爾蒙處於高水平,有可能會刺激剩餘的癌細胞,令癌症復發。

  2. anchor
  3. anchor

    體外放射治療

    如果手術後仍有癌細胞殘留於頸部、或無法以手術移除癌腫瘤,醫生會考慮採用體外放射治療。這方法較常用於治療髓質癌及退行發育癌。假如癌症復發,也可能使用這種方法治療。

    進行治療前,醫院須要為病人製造適合頭頸的透明膠面具,這面具與治療床連接,以確保放射治療時病人的頭部處於正確位置。

  4. anchor

甲狀腺癌和相關治療會引起甚麼併發症?

進行手術切除甲狀腺後,病人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副作用:

  • 聲帶神經、食道或氣管遭切傷,導致流血。
  • 聲音沙啞疲弱。
  • 疲倦。
  • 副甲狀腺切除後會引致體內鈣質水平大幅下降,容易出現四肢麻痺或抽搐。病人可以服用鈣片和維他命D補充。
  • 手術後鎖骨上方會留下疤痕,不過隨著時間會逐漸變淡。

手術治療可能會引致的風險及併發症包括:

  • 麻醉併發症和由自身疾病引起的併發症。
  • 威脅生命的併發症,包括心肌梗塞,腦血管意外,深靜脈血栓形和肺栓塞。
  • 喉返神經受損。單邊損傷或會引致嗆咽和聲音沙啞,而兩邊的損傷或會導致氣管阻塞。
  • 副甲狀腺功能減退。
  • 甲狀腺功能減退並需要長期補充甲狀腺素。
  • 出血。
  • 感染。

甲狀腺癌的病人如何妥善照顧自己?

病人接受手術前後和康復期間,應謹記以下事項:

  1. 手術後的護理

    應盡早下床走動。如果需臥床,應跟隨治療師的指導,定時作足部移動及深呼吸。為了保持氣道暢通,需要以半坐的姿勢臥床。手術後一段時間內,病人吞嚥時會感到痛楚,可能要進食流質或較軟的食物。

  2. 定期服藥

    按照醫生指示服用所需藥物(例如甲狀腺荷爾蒙、鈣片及維他命D)。

  3. 定期覆診

    即使甲狀腺被切除,也有復發的機會,因此病人需定期覆診及檢查有否復發。在接受放射性碘治療後半年,醫生會安排病人進行同位素碘全身掃描及抽血檢驗甲狀腺球蛋白,以確定沒有殘留癌細胞。此後醫生會定期替病人進行頸部檢查及抽血檢驗等,以偵察復發。

  4. 攝取充足的營養

    若因治療副作用而暫時無法正常進食,可先以飲用高營養及高熱量的營養補充飲品替代。

anchor

甲狀腺腫瘤放射碘治療

  1. 簡介

    放射同位素碘(放射碘)是附帶輻射的碘質。當它被人體吸收後,會集中在甲狀腺組織,附帶的輻射可以消滅手術後餘下的正常或惡性甲狀腺細胞。放射碘可以減少腫瘤復發的機會,幫助日後監察病情,亦可以用來治療復發的甲狀腺腫瘤。放射碘是口服藥物,設有水劑或丸劑。大部份放射碘會被甲狀腺組織吸收,其餘的會經小便、大便、口水及汗液在幾天內排出體外。雖然身體其他正常組織也會受到輻射,但通常沒有明顯副作用。

  2. 治療前準備

    服食放射碘前需注意以下事項,以確保放射碘被身體充份吸收,而詳情應以醫護人員指示為準。

    • 治療前避免接受含碘的X光或掃描造影劑。如有懷疑,請向醫生提出。
    • 治療前三至四星期開始停服甲狀腺素,除非按醫生指示注射促甲狀腺激素。停藥期間病人可能會感到疲倦、情緒低落和反應遲緩。只要之後按指示再服甲狀腺素就會回復正常。
    • 治療前兩星期開始避免進食含碘質的食物,戒吃一切海產,例如魚、蝦、蟹、貝類、海藻、蠔油等、海鹽、加了碘質的食品、及含碘的藥物,如含碘的咳藥。
    • 病人需注意以下事項︰
      • 放射物質可引致畸胎。在放射碘治療期間及特定時間內,男性或女性病人均應採取避孕措施,詳情請參照醫生指示。
      • 在放射碘治療前後及期間,女性病人須停止哺乳,因放射碘會經母乳影響嬰兒,詳情請參照醫生指示。
      • 如需要長時間近距離(如一公尺內)接觸或照顧嬰兒、小孩或孕婦,請告知醫生。
      • 如曾對碘質有過敏反應,請告知醫生。
      • 以往曾接受放射碘治療,請告知醫生。
  3. 治療過程

    • 病人需於指定時間到放射治療部服食放射性碘。
    • 放射碘治療後須留院隔離,一般需時兩天,以避免其他人受到不必要的輻射。留院期間必須留在病房指定房間,並關上房門。病人可能會與另一位接受放射碘治療的同性病人共住同一病房。因服用放射碘後體內會存有輕微輻射,醫護人員一般不會逗留太久,而進入病房時亦會留在鉛板後,病人應盡量與他們保持距離。
    • 為減少他人接觸不必要的輻射,應盡量避免親友探訪。探訪者應根據醫護人員的指示站在鉛板後面及盡量縮短探訪時間。孕婦及小孩不可探訪病人,因輻射對他們的影響最大。
    • 住院期間病人應保持個人衛生和病房環境清潔。
      • 應多喝水和如廁,將多餘的放射碘儘快排出體外。
      • 因汗液含有輻射,病人應每天洗澡並穿著病人服,以免污染自己的衣服。
      • 用餐後的食具和垃圾應放入特備之膠袋內。
      • 使用專用的洗手間,保持洗手間清潔,避免尿液飛濺。如廁後請沖水兩次。每次如廁後請徹底洗手,把洗手盤沖洗乾淨。
    • 基於嚴格的輻射防護要求,病人不可擅自離開隔離病房,並必須遵從醫護人員對輻射防護的指示。出院時間取決於身體的輻射水平。工作人員會安排輻射檢查,輻射降至安全水平便可以出院。治療期間如有不適,應通知醫護人員。
  4. 治療後需知

    • 在出院當日醫護人員會安排輻射檢查。視乎量度結果,部分病人或需於出院後遵守以下指示約一星期,時間以醫護人員的指示為準。
      • 避免長時間待在其他人身邊。
      • 避免與人同床而睡或有性行為。
      • 避免長時間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避免到人多擠擁的公眾地方或娛樂場所。
      • 可以與孕婦或小孩同處一室,但應避免長時間同坐、並避免擁抱或親吻。
      • 如工作上需要長時間與人近距離(即一公尺內)接觸,尤其是孕婦及小孩,請勿上班。如需要病假,請向醫護提出。
      • 應多喝水和如廁,將多餘的放射碘儘快排出體外。
      • 應保持廁所清潔,避免尿液飛濺,如廁後應沖水兩次。每次如廁後請徹底洗手,並把洗手盤和浴缸沖洗乾淨。
      • 與其他人分開食具,用膳後亦須分開清洗。
      • 請勿與人共用毛巾。毛巾與內衣須與其他人分開清洗。
    • 放射碘治療後特定時間內須繼續戒吃海產和甲狀腺素,詳情請參照醫生指示。
    • 如病人不幸身故,視乎當時病人體內的輻射水平,衛生部門有機會不批准火葬,或要求將火葬延遲一段特定時間。
  5. 風險或併發症

    • 對放射碘治療的反應、已知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與嚴重程度因人而異。短期副作用可能會在治療期間出現,但治療完成後數天至數星期會逐漸消退。
      • 較常見的短期副作用包括:
        • 食慾不振。
        • 作悶或輕微嘔吐,治療當日避免進食過飽可減少這情況。
        • 口乾、味覺轉變或暫時失去味覺、口腔或咽喉脹痛不適。多喝水可以減少這情況。
      • 相對不常見的短期副作用包括:
        • 血球和血小板數量下降,增加感染和出血的機會。
        • 短暫脫髮。
        • 眼睛乾涸。
        • 頸部前下方輕微脹痛。
        • 暫時失去嗅覺。
        • 女性可能出現月經不正常。
        • 男性的精子數目短暫減少。
      • 而較為罕見的短期副作用包括:
        • 胃炎引致消化不良、胸口灼熱或胃潰瘍。
        • 膀胱發炎引致小便頻密、赤痛。
        • 頭痛。
        • 如手術後剩餘甲狀腺組織較多會出現頸部明顯脹痛。如有需要,醫生會處方類固醇,以減低這副作用出現的可能性。
        • 如腫瘤侵入腦部、骨骼、脊髓或氣管附近或會導致腫瘤出血或腫脹引起的危險。
        • 如腫瘤大範圍影響肺部,會導致輻射引起的肺炎,並引致乾咳、氣促或輕微發熱。
        • 對放射碘產生過敏反應,出現皮疹、呼吸困難或低血壓等現象。嚴重的可以致命,需要急救。
    • 而放射碘治療亦可能引起長期的副作用。
      • 相對不常見的長期期副作用包括:
        • 唾液分泌減少,增加蛀牙和牙肉發炎的機會。
        • 味覺永久轉變或失去味覺。
        • 口腔或咽喉持續脹痛不適。
        • 眼睛長期乾涸。
        • 如腫瘤侵入肺部或會導致肺功能下降。
        • 重覆接受多次高劑量放射碘治療的女性或會出現卵巢功能衰退,以致不育和提早收經。
      • 在極罕見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由輻射引起的癌瘤,主要見於重覆接受多次高劑量放射碘治療的病人。
    • 在接受治療前,病人應注意:
      • 放射碘一般不會影響日後的生育能力,除非病人多次重覆接受高劑量放射碘。
      • 女性如在放射碘治療後一年內懷孕,小產機會可能會增加。
      • 很少數病人可能出現可致命的併發症而死亡。
      • 儘管採取了一切預防措施,仍有可能出現未能預見的副作用。
      • 嚴重的副作用及併發症並不常見。它們出現的機會,徵狀及嚴重程度,會因應放射碘劑量和病人身體反應而有所不同。醫護人員會盡力給予適當治療,將副作用減至最少。
      • 治療可能未達到預期成效或緩解病情,甚至可能出現病情持續惡化或日後復發等情況。
      • 治療時亦可能出現無法預料、不能防範及不同程度的不良後果。患者需充分理解治療可能出現的情況才決定接受放射治療。
  6. 跟進管理

    • 完成整個療程後,醫生會安排覆診,跟進治療的效果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請依時覆診。
    • 病人必須依照醫生處方按時服藥。
  7. 備註

    如有任何查詢,請聯絡你的主診醫生。